德阳外国语学校小学部五育并举实施方案

2023-04-24 904
分享到:

德阳外国语学校小学部五育并举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构建“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强化教师队伍基础作用,围绕凝聚人心、 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的工作目标,发展素质教育,落实“五育并举”全面发展要求,聚焦质量、课堂、队伍和管理,努力提高育人质量,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加强组织领导

组  长:董  涛

副组长:张林辉

成  员: 黄伯军  周  蓉  薛永坤  黄  波  张巧林

范小红  王国彬  肖  艳  各教研组长

三、目标任务

一是突出德育实效。完善德育工作体系,深化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突出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充分发少先队组织的育人作用。   二是提升智育水平。着力培养学生认知能力,促进思维发展激发创新意识,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施教学,确保学生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业质量标准。   三是强化体育锻炼。严格执行学生体质健康合格标准,广泛开展校园普及性体育运动,让每位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   四是增强美育熏陶。实施学校美育提升行动,严格落实音乐美术、书法等课程,广泛开展校园艺术活动,帮助每位学生学会1至2项艺术技能、会唱主旋律歌曲。   五是加强劳动教育。将劳动教育纳入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制定劳动教育方案,优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构。统筹加强学生生活实践、劳动技术和职业体验教育,统筹家务劳动、校内劳动和社会劳动。

四、主要措施

(一)五育并举,德育为首

为深入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为指导,认真制定德育工作实施方案,深化德育队伍建设、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大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听党话、跟党走。以“做一个有教养的人”校训为切入点,在116条具体落实中加强学生品德修养教育,强化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法治意识养成。

1. 加强学校德育队伍建设。健全学校德育领导与管理体制。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理念先进、业务精湛、讲求实效的德育队伍,为提高学校德育工作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首先,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通过班主任专题讲座、经验交流主题班队会互观互检等途径有计划、有重点地对班主任进行培训,提高班主任的管理能力和水平。

其次,重视每年度班主任选拔聘用工作,将年轻有为、热心班主任工作的教师选聘到班主任工作岗位上来,补充队伍新鲜血液。

再次,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制定师德建设方案,将育人工作作为考核教师的一个重要指标,要求教师热爱学生、严谨治学、敬业爱岗、乐于奉献、廉洁从教,工作中一言一行堪为师表,在学科教学中注重德育渗透,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良好德育氛围, 引导学生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课程育人

我校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德育融入到教育教学全过程。以《道德与法治》课程为切入点,借助《童谣声声伴我长》《研学课程》《劳动课程》等把学科课堂和紧随时代发展的主题活动为载体,密切联系各时期德育主题,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少先队活动》等德育课程,强化爱国主义教育、法制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学生品德修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3.文化育人

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第一条提到:坚持立德树人,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德乃立身之本,德立而人成。学校潜心于优质教育品牌的创立,秉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在理念文化和课程文化建设方面日臻完善。基于时代特征和“新样态”学校建设理念,课题组把“行创德育”诠释为:以“立德”为原点,以“育心”为指向,通过完善的德育体系,传承“知行合一”体验教育思想,在“古今合一”“ 中外合一”“ 文体合一”中,以“体验活动”为载体,实现儿童多元德育的建构。唤醒学生生命自我发展潜能,培养学生的仁爱之心、文化自信、合作精神和责任担当,实现行动自觉。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打造以“德行天下,智创未来”办学理念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在“未来+”课程的建构中,以德育教育为先,德育教育以活动为先,形成了德育教育“13579”操作体系,在策略中,把德育体验活动序列化,课程化,让德育教育依据有序的活动循序渐进,有章可循。

一个核心目标: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本表达为:德外学生十大好习惯 德外学生十大好品质,最终指向:班班自治,人人自觉,家家自理。

三个共育维度:人人参与重德育、校园处处皆德育、三位一体共德育

五个管理团队:年级管理团队、干部管理团队、家校共育管理中心、社校共育管理中心、活动管理团队

七个角度多元评价:为了实现德育动力拓展,我们从七个角度建立了评价激励机制:星级班级多元评价、每月红旗小队评价、每月各级优秀干部评价、每月文明小乘客评价、每月文明小住客评价、每月优秀学习小明星评价、竞评竞选动力拓展评价。

九个层面体验活动(如下)

4.活动育人

(1)强抓常规活动

一是通过每周的升旗仪式、重大节日、节点进行教育,如:春节、清明等传统节日,传承中华文化;植树节、儿童节、国庆节等重大节庆日,开展爱党爱国、爱劳动等主题教育;二是利用入学等重要节点,从细处着眼,小处入手,加强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2)打造品牌活动

为了深入开展行创德育活动,将价值观培育到学生心中,我们将九个层面的体验活动作为其有效载体:每周班级主题体验活动,双周家庭主题体验活动,每月年级主题体验活动,年度“五大节”文化体验活动,学年国际游学体验活动,节假日亲子体验活动,春期自编操主题体验活动,秋期红色文化体验活动,爱心暖冬主题体验活动。

主要交流九个层面的体验活动,怎么以体验活动为载体,实现德育教育目标呢,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每周班级主题体验活动,涵育成长素养。

依据年段培养目标和学生年龄特点,精心设计每周主题体验活动,如:清明节开展网上祭英烈,端午节、中秋节、春节均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中国梦·德外梦·我的梦”、“铭记历史 开创未来”、“扬长征精神  做优秀少年” 、“我的中华骄傲”“学习十九大精神,做时代好少年”等主题活动的开展,把爱国教育融入到文化传承中,增强了学生民族文化自信; “言行轻轻 儒雅文明”“文明餐厅静净竞”“日行一善”“创文明城市 做文明少年”等活动的开展,把文明礼貌教育渗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做一个有教养的人。“三八感恩母亲”“我爱您 老师”“父亲是一座大山”等活动,涵育了学生感恩的品质;“知宪法学宪法”“绿色无毒”等主题活动则是对学生进行法治启蒙教育;“劳动最光荣”,“长大后的我”等主题活动让学生体会劳动者的辛劳,是培养学生珍惜劳动成果的好机会;我校还开设了“父母课堂”,让家长走进课堂,把自己拥有的好技能传递给孩子,如:插花、折纸、如何到银行办理业务等。诸多实时、实事的主题教育活动凭借班队活动教育平台实现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播种好习惯,收获好品质,涵育了成长素养。

第二,双周家庭主题体验活动,拓展教育宽度。

依据培养目标,为了进一步拓展教育宽度,学校制定了适合各年段学生的家庭德育主题体验活动,让这些简单,易于操作的家庭德育体验活动,每两周布置一次,内容涉及十分广泛,如:整理房间、给家人做一顿早餐、做一件好事、给妈妈洗洗脚、国庆红色之旅、乘坐一次公交车、学习餐桌夹菜礼仪等,这些活动虽然看起来很小型,甚至有些细微,但是小事看人品,细节决定成败,一学期一年堆积起来,学生的好习惯好品行就渐渐形成了。

第三,每月年级主题体验活动,延伸成长广度。

各年级针对年级学生年龄特点,以“十大好习惯”和“十大好品质”为引领,设计有价值、有意义、有趣味的年级体验活动。如:观德阳石刻,品经典文化、走进罗江白马关,体验三国文化、观广汉航天基地,树蓝天梦想、走进勿忘我,感受花世界、与秋天同行,和快乐约会、“走进绵竹玫瑰园,探索植物成长奥秘”等。这是走出去的一部分活动,为了使活动多元多层面,丰富内容,我们还设计了请进来的一部分活动,如:一年级下册我们邀请二医院著名牙科专家来给学生讲座怎么保护牙齿;二年级邀请交警大队的警察给大家介绍交通规则;三年级我们请眼科医院专家给学生讲座怎么保护眼睛;四年级邀请市医院急救科专家给孩子们将怎样进行急救;五年级请十分浩学心理专家给学生讲青春期知识;六年级邀请军事实践基地的教官培养学生意志力;诸多体验活动丰厚了体验内涵,延伸了学生成长的广度,

第四,年度“五大节”文化体验活动,积蓄成长营养。

每学年,我校都会组织全校学生参与的“五大节”文化体验活动:

四月读书节  腹有诗书气自华,向书本学习,用榜样激励,从书中体验社会的变迁,爱国的情怀,友善的力量,熏陶学生好习惯好品行。

五月艺术节  采用弹、奏、唱、画、书、演等方式展示特长收获,培养学生艺术修养;

十月建队节  每一届都有不同的主题,如“讲诚信 懂感恩”“爱祖国 做最好的自己”“中国梦 我的梦”等,通过创设体验场对学生进行好习惯好品行的教育。如在爱祖国,做最好的自己主题下:通过拼地图、讲故事、画一幅爱国长画卷等活动涵育了学生爱国情怀。

十一月体育节  通过单项竞赛活动,团队比赛活动、将团结、荣誉、坚持等美好品质孕育其中。

十二月外语节  通过外语游园、年级表演、圣诞晚会、圣诞大卖场,创设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场景,了解多元文化,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如绵绵春雨润物无声,使学生动情践行,渐成修养,内化品格。

第五,学年国际游学体验活动,培育国际眼光。

为了拓展学生体验空间,丰富其体验内容,拓展其体验视野,每学年暑假、寒假,我校均会组织学生到包括新加坡、台湾、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友好学校开展国际游学活动,带领学生领略异国风光、体验异域风情、拓展国际眼光。

第六,节假日亲子体验活动,丰富教育平台。

家庭是社会的基石,更多家长更多时间的参与到教育中来,使教育事半功倍。节假日的亲子体验活动以家庭为单位,班级内几个志趣相投的家庭组合在一起,共同开展一些符合孩子年段特点的有益身心健康的亲子活动。我校近100个亲子体验团,通过家庭与家庭之间,孩子与孩子之间通过友善互动的形式,建立真诚的人际交往平台。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利于孩子今后健康成功地开创他们自己的人生。学校开发了一本《亲子体验活动指南》,指导家长亲子体验活动,让活动发挥出更大的教育价值。

第七,春期自编操主题体验活动,培养创新意识。

每年春季万物复苏,萌发着生机和活力,正是学生爱运动的时节,各班根据德育目标自选主题,选择适合年段学生的道具,进行自编操的创作,如祖国一家亲、民族大融合、礼仪操等,用不同的方式凝聚团队的力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团队协作、资源整合的能力。

第八,秋期红色文化体验活动,播种红色种子。

教育部办公厅2018年下发“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文件,号召学校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秋高气爽,正值国庆,学校倡议学生在国庆节进行红色文化之旅,感受新中国建设不易。利用班队活动,建队节活动,国旗下讲话,“国庆中秋喜相逢 高唱红歌把接送”等系列活动,在学生心目中播种红色种子,培育爱国情怀。

第九,爱心暖冬主题体验活动,传递友爱善良。

为了深入开展爱的教育及社会责任意识的启蒙教育,把友善传递给他人,播种善良,收获幸福。学校每年冬天都会进行“爱心暖冬 德外在行动”的主题体验活动,孩子爱心传递到绵竹、中江、敬老院、残疾人学校等地。今年,我们全校捐赠书籍5000余册,给阿坝民族寄宿制学校、若尔盖达扎寺小学、中江普心小学送去一缕冬日暖阳。

不论是哪个层面的体验活动,我校学子体验其中,既有困难和挫折,也有幸福与成功,更有益于一生的生命感悟、道德成长!

5.管理育人

我校实施平等、开放、激励式的管理策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校、班级的主人。学校积极推进学生自主管理,增强学生责任意识,达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执勤队员每天检查学生入校、离校红领巾佩带、班级及个人卫生、学生纪律、文明礼仪、课间操眼保健操、无声就餐等小学生一日常规的落实情况,每周一升旗仪式时对优秀班级颁发流动红旗。只有系统的德育工作管理体系保障课题的正常运行,才能进一步保障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我校建立由校长直接负责,德育室主任牵头管理,下属副主任和大队辅导员、年级辅导员、心理健康辅导员、法制辅导员、医务保健辅导员、生活指导老师等为系统的完善管理体系,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

过程管理:过程管理是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强调的管理方法,它主要是在管理过程的每个节点进行质量控制,通过每个过程细节进行控制管理,从而达到全面质量管理。我校每一项德育活动,都会通过讨论—列出方案—一一落实—督促过程—评价考核—总结反思。细化每个环节,让活动力求完美。学生从周日5:00返校开始,一周常规,一日常规,每个地方,每个时间段都会有任课教师或者生活老师进行督促监控,一边关注安全,一边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走动管理:走动管理的概念起源于美国管理学者彼得思与瓦特门。是指高阶主管利用时间经常抽空前往各个办公室走动,以获得更丰富、更直接的员工工作问题,并及时了解所属员工工作困境的一种策略。我校德育工作的管理落实了走动管理,上至校长,下到年级辅导员,都对自己负责的范围进行定时和不定时的走动,一方面对老师们的工作进行督促,另一方面及时地帮助老师和学生解决问题,提供合理的方法,形成共管的良好局面。

细节管理:细节管理强调的是一个系统,是说每个岗位每位员工都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想方设法去完成任务。我校每一位德育工作者和管理者都熟知《德阳外国语小学德育室工作手册》,都十分清楚自己的职责,入时间格,入事情格,老师们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在常规检查方面,落实了值周检查,校风监督员检查,专项检查,如:就餐和清洁卫生检查,大队干部成立了纪检部、环保部、就餐管理等部门,对全校各班和学生行为习惯进行监控管理,落实细节管理。

管理结构构架:

 

 

 

 

 

 

 

 

 

 

 

 

 

 

 


根据学校现实状况,制定公寓管理、食堂管理、乘车管理的相关制度。我校是一所民办学校,学生分为走读和住校管理,有57.89%的学生住校,其余学生每天乘坐校车往返。从静态的环境管理到动态的制度落实都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研究,制定相关管理制度,让公寓、食堂、校车成为学生践行文明,促进学生德高行远的德外好少年。

6.协同育人

通过“五彩家校联动”特色研究,做好家长工作,密切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深入进行家校合育,是学校必须牢牢抓在手上的一项工作。我校通过完善家委会组织建设、面向家长开放办学、积极进行家庭教育指导、与家长线上线下深度交流等有效措施,取得了积极效果。

(二)五育并举,智育为重

智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牢循着教研教改这条主线,着力优化课堂设计、改进教学模式。一是继续加强“四有五环”课堂教学范式研究,提升课堂质量。二是加强作业设计研究。研究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发挥的有效途径,着手研究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系统设计。三是加强命题研究,提高教师命题质量和能力,以命题提升教师素养,提升教学质量。

持续开展“创建书香校园”活动,积极打造读书月、班级读书角,定期举行演讲比赛、读书笔记展评、好书推荐、作文大赛、书法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写作的兴趣,让学生在文化的熏陶中变得更加自信和强大。

(三)五育并举,体育为本

体育锻炼不仅能够锻炼强身健体,陶冶情操,而且对学习还有促进作用。因此我校始终秉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体育摆在学校教育的突出位置,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抓实抓好。 

一是贯彻《课程标准》要求,保证体育课课时。

体育课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各班级切实开足、开齐体育课,不以任何理由削减、占挤体育课时间。

二是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小联赛。

学校全面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坚持每天早上晨炼和上午4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认真组织学生做好广播体操、课间操、开展集体体育活动,做到“天天有时间,人人都参与”,鼓励学生走到阳光下,走到操场上、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强身健体活动,形成校园内外“阳光健身活动”的热潮。同时,学校定期组织多层次、多形式的学生体育活动或专项性体育比赛,激励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做到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形成生动活泼、生机勃勃、生龙活虎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三是充分挖掘地方性课程资源,保持现有体育特色——三大球基地学校、四川省足球基地学校。学校创建竞赛机制,定期开展比赛,不断提升学校男、女足球代表队、乒乓球队、篮球队、排球队的训练水平和竞赛水平。

(四)五育并举,美育为根

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为了确实能提高学生的美育水平,利用美育工作多面性的特点,我们把美育工作渗透到各项各科的教学工作中去。

同时,积极开展课余艺术教育活动,鼓励学生参加艺术实践。坚持举行每年一次的学生艺术节,坚持一年两次书画展览,坚持六一、国庆晚会、元旦迎春晚会以及各单项艺术展演活动。

结合延时服务,按照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艺术社团。引导学生从自己的校园、自己的生活中,发现艺术、创造艺术、培养艺术天赋。这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在美育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五)五育并举,劳育为荣

热爱劳动是一种美德,热爱劳动的习惯要从小培养。学校积极响应教体局号召,加强劳动教育,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扎实推进“五育并举,劳动先行”的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和生活实践能力,树立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自主意识。

利用学校自身优势,全力做好研学活动,每期进行二~三次劳动实践活动,开发更加切合实际的劳动校本课程。

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强化教师队伍基础作用,围绕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的工作目标,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德阳外国语学校小学部

2022.9